氨水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氨水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关于大质检文化建设的探讨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0-02-04 18:34:49 阅读: 来源:氨水厂家

提高软实力 增强凝聚力 激发内动力

——关于大质检文化建设的探讨与思考

加强大质检文化建设,是保持质检文化先进性和构建和谐质检、现代质检的必然要求。

图为山东博兴县质监局近日开展了“计量知识进课堂”活动,组织执法人员进课堂向中小学生讲解、宣传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计量知识。 陈 彬 摄

□ 钟志品

当今时代,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质检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同样是一种软实力,是推进质检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内在保障。加强大质检文化建设,是保持质检文化先进性和构建和谐质检、现代质检的必然要求。

大质检文化

的内涵和外延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从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就是说,凡是能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以此为参照,质检文化是质检人在质检行业发展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质检这一特定行业有意识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质检文化是以行为文化为表征、管理文化为内容、精神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体系的综合。我们这里所阐述的质检文化,是指精神层面的,主要有质检工作宗旨、质检精神、质检理念、质检行业的核心价值观、制度体制、行为规范、质检传统,以及质检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理想追求等。强调一个“大”字,是为了实现对质检文化内涵的提升和外延的拓展。

质检工作宗旨是质检系统在工作目标、总体运行思路方面的信念;质检精神是质检人在追求完成目标过程中,通过长期打拼体现出来的意志品质;质检理念是质检行业在运行管理中所持的信念或职业道德、规范等行为准则;质检人的价值观、人生观是质检人在履行职能责任过程中,长期积累并认同的对事物、行为、目标进行判断和选择的标准;质检人的工作作风是体现为忠于职守、精通业务、遵纪守法、务实高效的职业操守和品格。质检文化的核心内涵是质检精神。

建设大质检文化是新形势下每个质检干部职工的重要任务,其核心是塑造忠于职守、勇于负责、严格把关、保国安民的新时期质检精神。质检精神是大质检文化的精髓。质检精神作为质检系统干部职工群体心理定势的主导意识,是质检工作宗旨、价值准则、管理信条的集中体现,它构成质检文化的基石。质检精神具有现实导向性和历史延续性,对质检事业发展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引导力。质检系统以质检精神建立并不断扩大行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质检精神应在质检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得到充分的展现。而进行大质检文化建设,其核心内涵就是对质检精神的传承、巩固、发扬和创新。

质检部门作为以综合管理、技术检测、行政执法为主要特征的政府职能部门,在其文化建设中还应贯穿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基本理念。科学是对质检部门技术检测上的要求,公正是对质检部门执法办案上的要求,廉洁是对质检部门行风建设上的要求,高效是对质检部门工作作风上的要求。四者结为一体,互动共生,是质检部门的立身之本、发展之基。

同其他文化一样,质检文化的构成主要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四个层面。表层的物质文化,由质检干部职工提供的服务、管理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所构成;浅层的行为文化,是质检干部职工在管理与服务、工作与学习、交流与自醒中形成的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主要是指质检干部职工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与团队精神、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制度、规章、组织机构等强制性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主要是指质检部门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独具行业特点的意识形态文化。四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质检文化的外延。

质检文化是在质检事业发展过程中凝聚形成的,并随着质检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升华。质检事业培育和催生了质检文化,质检文化对质检工作起着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质检文化只有付诸质检实践,才能实现提升质检工作的目标,才能真正转化为质检事业发展的软实力。同时,质检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切实融入到大的社会文化之中,才能产生更强大的生命力,才能不断地提升质检部门的社会认知度和社会作用,不断地指引质检事业向和谐质检、现代化质检、可持续发展质检的方向前进。如果说,大质检文化建设的内涵是精神层面的诉求,并通过内部资源的“合心、合力、合作”完成文化提升,那么大质检文化建设的外延则指向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的全面良性互动,通过与社会资源的“融合、整合、联合”实现文化扩展。

实现质检文化与社会先进文化和其他行业文化的融合,最终要达到的效果,是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营造人人关心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社会氛围,以实现全社会质量意识的提升,并推动质检文化及质检事业的大发展。

大质检文化建设

的实现途径

古人云:“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建设大质检文化,提升质检“软实力”,同样要着力于对“势”的诉求把握,使之成为质检文化“软实力”的根基。

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要把握“三势”:一是趋势,质检系统由现在走向未来,需一种可以把握的发展方向或变化轨迹;二是态势,质检系统由过去走到现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确定性状态;三是优势,质检系统能够由过去走到现在,并由现在迈向未来,所依靠的是什么。

从自身拥有的角度看,要注重“三势”:一是择势,即质检人在把握未来趋势、过去态势、现在优势的前提下,选择适应形势的生存、发展方法;二是定势,即确定质检未来生存的战略目标和生存境界;三是造势,即着眼于质检未来生存发展,努力培育、塑造坚实的质检文化。

具体而言,大质检文化建设“求之于势”,应当从理念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物态文化、行为文化、行业语言与文本文化这六条途径来入手。

理念文化。质检理念文化主要是指质检系统的行业意识、行业原则与行业理念。行业意识首先是质量至上、以质取胜的意识,还包括专业化、文明化、人性化等意识。行业原则即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等原则。而行业理念则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执政为民的理念,质检部门要为人民群众寻求质量安全提供职能作为和职能便利,急民之急、解民之困,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二是以人为本的理念,质检系统活动要充分尊重当事人、注重依法行政,既要体现出质检执法的刚性与力度,又要体现出质检服务的柔性与温度;三是科学监管的理念,质检职能活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行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履行监管职能中要实践科学监管理念,通过建立健全科学的监管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监管效能;四是职业道德理念,质检工作者应当忠于职守、依法行政、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勤奋工作、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组织文化。质检组织文化是指质检机构依据法律规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行政体制、运作机制和管理方法所具有的文化内涵。组织文化建设的重心在于建立顺畅的体制和高效的运行机制,其中包括良好的政务运行机制、自律机制、防范机制、保障机制和奖惩机制;组织文化建设的根本在于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质检队伍。此外,如何有效地排除和解决质检机构管理体制的行政化问题,如何采取竞争机制选拔人、素质教育培养人、量化考核管理人、章程制度规范人、监督机制约束人、奖惩机制激励人,也应当是质检组织文化建设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制度文化。质检制度文化是指质检机构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所体现的职能精神。目前的质检制度大致可以分为行政办公制度、人事管理制度、执法管理制度、内部审查监督制度、计划财务制度、后勤管理制度以及质检所属事业单位及其他机构的相关制度等。质检制度文化建设不是就制度研究制度,而是要把握和了解有了哪些制度、缺少哪些制度、现行的制度存在哪些问题,这些规章制度在形成过程中的文化原因、在实施过程中的文化环境、在修改完善过程中的文化因素等。

物态文化。质检物态文化是指质检机构为保障质检活动的正常运行和弘扬质检精神而设立或制作的建筑场所、器物、服饰以及文化设施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它是借器物形状、服饰与建筑设计风格以表达质检理念的文化符号,是质检文化最为直观的文化要素。当质检设施或器物被赋予某种意义后,便把抽象的质检理念具象化,进而彰显质检精神,传播质检理念。质检物态设施大致可分为建筑设施、器物设施、服饰仪轨、文化设施等类别,具有直观性、严肃性、专属性等特征。质检物态文化建设就是要强调这些物态设施的设计理念与象征意义,昭示这些物态设施所承载的质检理念,弘扬这些物态设施所体现的质检精神,展现这些物态设施所蕴含的质检文化。

行为文化。质检行为文化是指质检行为所具有的精神内涵、所秉持的价值取向、所体现的文化特征。质检行为的主体是质检机关和所属质检人。质检行为的结构可以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两类。所谓表层结构即实施行为的主体,行为实施的对象以及相应的行为规范。深层结构则是指在实施某种行为时的不可见因素,包括行为的动机与目的,行为的方式与手段,行为的效果与影响和产生行为的各种环境。质检行为文化的建设主要是塑造行为主体的形象,其核心是质检人形象的塑造。任何一个质检人的言谈举止都体现着质检群体的水平和素质,因此质检人要让人可信、可敬,要自律、自重、自省、自励、自警。质检人既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又要有一种道义尊严感,还应有一种职能义务感。

质检语言与文本文化。质检语言与文本文化包括质检人语言、文学艺术作品、专业文本三大类。质检语言文化建设重心在于突出准确、简明、严谨、朴实、庄重和专业化等文化特征。质检文学艺术作品是指运用文学与艺术的手段和表现方法来反映质检系统的工作与生活、弘扬质检精神的各种文学、影视、艺术作品,其建设的重心在于必须在作品中贯注质检理念、彰显质检精神,真正做到“以先进的文化陶冶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质检文本是质检活动中依法制定和使用的专业文书,文本文化建设的重心在于要突出质检文书内容的合法性、行文的规范性、用语的精确性、说理的透彻性等文化特征。

警惕大质检文化建设

“三大误区”

在大质检文化建设过程中,目前已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但特别要注意的是,一些单位和个人在思想和行为上还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一:把质检文化建设与质检职能工作隔离或对立起来。有些人认为,质检部门作为国家职能部门,是执行任务的机器或机构,与之相配套的对内、对外的管理手段更多的是硬性的、制度性的东西,而不是文化。要知道,在社会监督日益严密的今天,在以和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终极诉求的当代,任何政府职能部门都必须寻求硬性行政与软性服务的有机统一,而绝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否则,部门的公众形象和社会价值将遭严重损毁和贬值,其内部吸引力也将逐渐消耗、萎缩。因此,必须把质检文化建设与职能工作结合起来,让文化因子渗透到职能结构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误区二:把质检文化视作筐,什么都能往里面装。质检文化重在建设,贵在实践,这既是成功的经验,也是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然而,有的单位在实际操作时,往往不去认真研究本单位的特点,不去提出创新思路,甚至不去做调查研究,而只是把现有的一些工作改头换面,冠以大质检文化的帽子。只要是工作上的事,都能扯上“文化”二字,如果愿意,甚至还能将这些事打造成文化建设的“亮点”。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质检文化建设更加没有章法、没有重点,实施起来更加困难,而最终毫无建树。

误区三:流于形式的短期行为。这种短期行为有多种表现形式:一是文化建设物质化。一些单位搞文化建设只知道在物理环境上下工夫,做表面文章。二是文化建设语言化。有些单位的领导者只喜欢搜罗一些时髦词语,将其设计成标语口号四处张贴。这些词语虽然很时尚,感觉上也很铿锵上口,但它们是否真实地反映了质检部门的价值取向、行业特点及本单位的个性风格,是否能引起单位员工的认同和共鸣,是否能促进质检事业和本单位发展,是否有相应的配套措施等等,有时候恐怕连领导者本人都说不清楚。三是文化建设静态化。有些单位初步形成了组织文化之后,不重视随着职能工作环境和管理水平的变化,不断地总结提炼,推陈出新,引导质检文化不断发展。四是文化建设广告化和运动化。一些单位不顾实际效果,只是从领导者的意愿出发,采用形式主义的手段,在一段时间内大力宣传领导者所设计或倡导的文化观念,用广告和思想运动的方式来搞文化建设。这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不仅难以有效地培育质检文化,有时甚至还会对大质检文化建设造成危害。

大质检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的、浩大的工程,大质检文化建设需要全系统齐心协力、长期坚持。对此,既要有清醒的认识、明确的目标,更要有果敢的行动、不懈的努力。要通过大质检文化建设,真正培育一支具有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的质检队伍,营造人人想发展、人人为发展、人人谋发展的浓厚氛围,形成质检发展的软实力,不断推动质检事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民航总医院

医患交流

北京四惠中医医院